自11月1日开始,包括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在内的全国共7个综合保税区开展试点。10月26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联合园区国税局、园区海关举办综保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宣讲会。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加工制造、贸易、物流业共170余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园区经发、招商等部门人员参加。

近几年来,园区综保区区内许多企业从单纯加工、两头在外的“V”模式,逐步转向集生产加工、配送集成等多功能的“X”型模式,盼望海关能按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国税能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近期,由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营改增试点的逐步推行到位,综保区内存量企业希望实现区内区外公平税负和发挥好特殊监管区域有效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政策。为此,园区管委会与园区国税局、园区海关等部门持续不断地对上争取,派员配合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开展的联合调研,组织骨干参与联合公告起草、海关监管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终于推动试点成功落地。

宣讲会现场,综保区企业纷纷表示,此项试点符合企业开展多元业务的需求,也符合园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园区综保区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更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监管服务模式。“这一试点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连接国际国内市场,延伸业务上下链条,做通贸易,扩大增量。” 康普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财务副总裁陈岩表示道。
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东安表示,园区综保区开展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是综保区政策功能的重大突破,也是区域转型升级发展的良好契机,将助推区内存量企业,特别是生产加工制造企业,更密切地连接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更加便捷地开展多元、新型业务,从而做大做强企业,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也促进实现区域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增量的上升。
目前,国税、海关、国际商务区正在成立工作小组,加紧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出台监管办法和操作细则,完善软硬件设施,从而能够对接企业需求,落实好政策试点要求。